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

.戰爭、鐵道、防空洞

.戰爭、鐵道、防空洞

文/葉阿里

◎背景

原本,這座島上的人們如往常般過著每一天。  


這時候整個歐洲大陸煙硝瀰漫,以蘇聯為首的同盟國軍隊剛吹起強力的反擊號角,軸心 國成員包括德國、義大利、南斯拉夫等多國部隊在各處的戰事都陸續失利;另一方面,中日陷入長時間的膠著對抗,多次大型會戰在中國境內展開,日方有著武器及戰術上的優勢,卻無法同時兼顧如此遼闊的進攻與佔領。  


位於西太平洋,東亞島弧樞紐位置的台灣,其島上的人民們除了物資統一由政府配給、生活上難免窘困外,對多數人來說,並沒有強烈處於戰事之中的感覺。然而,隨著戰事的推進,台灣的戰略位置越形重要。  


1941年12月7日,日本偷襲珍珠港,太平洋戰爭爆發,美國正式參戰,自此,台灣進入戰時體制,根據日軍的戰略規劃,台灣將被要塞化,建構成一座「不沉之空母」,意即不沉沒的航空母艦。根據統計,台灣在二次大戰結束之時,共計有60多座的各式飛行場,不僅是日軍對南作戰的重要基地,宜蘭機場等更是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攻擊的作戰起點,對同盟國來說十分棘手。
  

直到1944年7月,日軍在塞班島的「玉碎作戰」後全軍覆沒,同盟國始取得東亞島弧的有利位置,美國以此為基地,與駐台日軍展開激烈空戰。同年十月,日軍航空隊在台灣東部外海對美軍的決戰中折損了312架飛機。從此,台灣的空防瓦解,美軍展開對台灣的全面空襲,火力、頻度遠高於以往。

◎空襲警報  

據台灣總督府統計,僅是1944年10月至1945年8月,盟軍空襲飛機就超過15900架次,投彈數達12萬顆,死傷人數及建築物毀損不計其數。其中最慘烈的一次是1945年5月31日的「台北大空襲」,美軍發動共117架次的B-24轟炸機, 沿著淡水河口進入台北市,從上午十點開始無間斷轟炸,直到下午一點方止,當日死亡人數超過3000人。依據莊天賜《二次大戰下的台北大空襲》一書中指出,炸彈在地面炸開會形成深5公尺、直徑17公尺的大坑洞,半徑150公尺之內站立者當場死亡。

戰時,中台灣的防空警報各地有不同的傳送方式和路線,不過以鐵道電信的通訊是相當 主流的一種。美軍的空襲通常自塞班島基地起飛向北,由巴士海峽接近鵝鑾鼻時,高雄軍司 令部會率先以摩斯密碼發出「警報號令」,24小時待命的電信室人員接到通知後,必須在2分鐘內確認並轉發出去。同時,以市鎮為單位,立即鳴放汽笛,發出航空警報,在5分鐘內包括警防團、壯丁團以及作戰部隊都分別進入各自的部署。

對一般民眾而言,如果北上的軍機只有4、5架,尚能好整以暇地將玻璃窗框卸下,再躲進附近甚至居家內的防空洞;但若是50或100架的空戰編隊已飛入南台灣的領空,這意味著空襲的規模及時間都將大於平時,民眾及公務人員則須盡快躲到郊區的大型防空洞,待警報解除(通常都是傍晚了)再慢慢步回殘敗的市區。  


在時間彷彿變得緩慢的防空洞中,裡邊的人們彼此閒聊。兵荒馬亂的年代,人與人更是緊密。    


◎彰化車站概況  

台灣交通第一次的空間革命,當屬於1908年4月,鐵路縱貫線通車。 縱貫鐵路自基隆到高雄,全長404.2公里,是延續清代既有的鐵路建設,並往南延伸,從空中俯瞰,發亮的鐵軌有如兩條銀龍,躺臥在台灣的西部平原之上。  


彰化車站位居此條鐵路的中間位置,而且是山線及海線的交會處,重要性不言可喻。戰事期間,客運受到影響,有時候整天都發不了車,但物資無法中斷,因此,每天早上9點固定要有兩列貨物列車分別朝南北向開出。從彰化站出發的列車當然是美軍空襲的重點目標,為此,日本軍部在列車中加掛兩節平台車輛,於其上架設機關砲以因應來襲的敵機。  


雙方駁火,互有死傷。  


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後的彰化火車站,駐有隸屬於貝沼隊的兩名士兵。當時台中州陸軍 司令部將管轄區分為幾十個區域,在各區都配置若干名士兵,執行對空監視的任務。設置於 地下基地的司令部參謀們,依據監察士兵們回傳的情資,佐以排列於大桌之上的兵棋推演,進而發出移動、警戒、解除等等的指令。  


彰化站以其重要性,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通信機能,同區的通信線「彰后線」還包括后里、豐原、潭子、台中、烏日、王田以及彰化等七個站。隨著戰爭後期日軍空防的崩潰,台灣島內的警報聲也日趨頻繁,空襲變成每天的例行公事,人們把加入格拉曼艦載機、越來越激化的空襲戲稱為定期班機。夜間實施燈火管制,像是看不到盡頭的黑暗一般,沒有人知道終點在哪。

在終戰前夕,美軍甚至針對彰化車站發動轟炸。根據時任彰化車站通信員的詩人錦連回 憶,有天傍晚,美軍進行例行性的槍擊後離去,市內警報解除,沒想到美機只是飛往海上, 待台灣的防備放鬆後又折回,進行另一波的突襲掃射。市民們措手不及,傷亡慘重,電線桿 傾倒,電線纏住鐵軌,倉庫與宿舍頹倒,滿地是散碎的殘垣破瓦。  

彰化文人陳虛谷有詩如下:六街風景不相同,敗瓦頹垣一望中;惟有定軍山上路,馬纓花似昔年紅。是為見證。

◎防空洞在台灣

戰爭末期,因連日轟炸,彰化車站電信室主任山藤義雄之子出生於防空洞內,據說他因此將兒子取名為「豪太郎」。日本人稱呼防空洞為防空壕,壕則與豪同音,以此為名,當是紀念這段戰時經驗。  

防空洞源自歐洲的「地下室」概念,依建築形式可簡單分為「開放式」及「掩蔽式」兩 種,其中「掩蔽式」較為安全,視覺上不易被發現,但施工較為複雜,成本自然也較高。除了公共空間的防空洞外,也有家庭式的防空洞,民眾在自宅的地底挖掘合適的空間,或埋入涵管,或灌入水泥,即可成為私密的避難所。  


為因應空襲,日本人將防空洞概念及技術引進台灣,戰後更因兩岸局勢緊張,國民黨政 府積極鼓勵興建,民間、公家機關紛紛投入預算設置防空洞,一時間蔚為流行。例如彰化縣文化局後方的乙未抗日紀念館,就是利用鑿於1979年的八卦山地下防空坑道改建而成。隨著兩岸情勢的改變,防空洞逐漸成為台灣城市角落的陰暗廢墟,有人認為其妨礙市容, 更有人直指防空洞為治安死角,各級地方政府多欲拆除。承平之時,戰亂回憶將被一一抹去,是不願再想起,還是無法從中記取教訓?又或者是,貪圖利益與方便,除之而後快?     


◎彰化台鐵宿舍村的防空洞調查

根據調查,彰化市的台鐵宿舍村內至少有5處防空洞,包括:招待所防空洞(彰化市彰美路一段8巷39號後院旁,東北方向)、段長宿舍防空洞(彰化市彰美路一段8巷25號前院至27號圍牆)、Z型防空洞(彰化市彰美路一段40巷7號房子後院,西邊水溝旁)、 鐵福防空洞(彰化市彰美路一段8巷9號建築後院)、 司機宿舍防空洞(彰化市彰美路一段8巷33號)。逐一介紹如後:  

招待所防空洞:此防空洞屬於大型規模,在宿舍村內的招待所(1923年建,已指定為歷史建築)後院旁,呈南北走向,在東西方兩端各有一出入口,在靠近招待所這一側(西面)的入口,還 興建一面擋土牆,避免炸彈波及入口,內部有兩排長椅,頂部成人字形斜坡,供戰時大量居 民避難使用。   


段長宿舍防空洞: 此防空洞位於工務段段長宿舍前院,屬於中型規模,壁體厚重,內部設計巧妙。防空洞 兩端皆有階梯設計,分別通向兩出口,但目前一端封住,僅留段長家(25號)出口,內部規劃有水泥椅及放腳處,空間規劃剛剛好,以便長時間躲避使用。在防空洞上方有植栽栽培 作為掩護。特別的是,入口處緊鄰一水池及假山,防空洞本體即是水池之背牆,融入庭園設計之中。

此防空洞的東方為當時全區唯一的一棟獨棟甲種一號官舍。雖此官舍現已不存,但推斷此防空洞可能為當時居住於此的宿舍最高階長官避難使用。

Z型防空洞:此建物位在40巷5號四樓公寓宿舍後院,提供大量居民(可容納72人)避難使用。防空洞呈長Z字型,屬大型規模,鋼筋水泥打造,建築頂部呈斜屋頂幾何設計,本體前後兩 端皆規劃往下延伸的階梯入口,並裝設木門,至今保存良好。內部有兩排水泥椅及多個圓形通風孔洞,以便長時間躲避時使用。據居民魏綸漢描述,防空洞曾配備有電燈及電話,以利長時間躲藏及外界聯繫之用。   

鐵福防空洞: 此防空洞在彰化臺鐵宿舍群內8巷9號房子後院,提供居民避難使用,規模較小,以圓形涵管為 主體,外覆卵石及疊磚,入口處呈環型設計,以混凝土及卵石構成,防空洞上方兩棵樹破壞 了原本的架構,一端入口半邊塌陷。其西側緊鄰鐵福幼稚園,推測曾為幼稚園(1960年至1975年)小朋友防空演習避難場所或是課餘遊樂空間。   

司機宿舍防空洞: 此建物在宿舍村內的鐵路司機宿舍前方,提供居民避難使用,屬於中型規模,以圓形涵 管為主體,外覆卵石,有前後兩出口,且在出口處建有磚砌水泥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